仙气缭绕的何首乌
何首乌,是许多神仙故事中的角色,被誉为中华仙草。“八仙过海”里的张果老(武则天时代)就是吃了首乌精而变得身轻体健。何首乌记载最早始于唐代韩愈之徒,唐朝散文家、哲学家李翱的《何首乌传》,主要内容如下。
何首乌者,顺州南河县人,祖名能嗣,父名延秀。能嗣原名田儿,生来体弱多病,至五十八岁尚未婚配。平时喜好道术,一日随师傅去深山采药,夜卧山石,忽见有藤二株,相距三尺余,苗蔓相交,久而方解,解了又交。田儿惊异,次晨挖掘其根,带回村中,无人认识。山中来了一位老者相告,此藤相交,必有异兆,恐是神仙赐药,田儿既然未育,何不服而试试?
田儿听之有理,将此药研末,空腹酒服一钱(约3克)。服后身强体壮,精力充沛。后加到二钱,服一年,旧病皆愈,白发转黑,容面变少,十年之内生数男。又与其子延秀同服,父子二人均活岁,延秀字首乌,岁时发黑。其乡里李安期,与首乌亲善,窃得秘方,服之亦长寿。李安期之子李翱著书而流传,并将其藤名为夜交藤,其根为何首乌,认为野生五十年以上者为佳。
《何首乌传》记载了何首乌功效:“主五痔,腰腹中宿疾冷气,长筋益精,能食,益气力,长肤,延年”。
《开宝本草》正式入药
如果说以上故事只能算是传说的话,《何首乌传》撰成的年之后,《开宝本草》将何首乌正式收入本草著作,使之成为了一味真实存在的药物。
《开宝本草》是宋代开宝年间儒臣和医药学家合作整理的书籍,传承了唐政府编修《唐本草》的传统。其中记载何首乌曰:“治瘰疬,消痈肿,疗头面风疮,治五痔,止心痛,益血气,黑髭鬓,悦颜色,久服长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亦治妇人产后及带下诸疾。”
李时珍讲故事二则
《本草纲目》进一步记载了何首乌的药用价值及历史:
何首乌,足厥阴、少阴药也。白者入气分,赤者入血分。肾主闭藏,肝主疏泄。此物气温,味苦涩。苦补肾,温补肝,涩能收敛精气。所以能养血益肝,固精益肾,健筋骨,乌髭发,为滋补良药。不寒不燥,功在地黄、天门冬诸药之上。气血太和,则风虚、痈肿、瘰疬诸疾可知(除)矣。
此药流传虽久,服者尚寡。嘉靖初,邵应节真人,以七宝美髯丹方上进。世宗肃皇帝服饵有效,连生皇嗣。于是何首乌之方,天下大行矣。宋怀州知州李治,与一武臣同官,怪其年七十余而轻健,面如渥丹,能饮食。叩其术,则服何首乌丸也。乃传其方。后治得病,盛暑中半体无汗,已二年,窃自忧之。造丸服至年余,汗遂浃体。其活血治风之功,大有补益。其方用赤白何首乌各半斤,米泔浸三夜,竹刀刮去皮,切焙,石臼为末,炼蜜丸梧子大。每空心温酒下五十丸。亦可末服。
上面的记载中有两个故事:明朝真人邵应节向世宗肃皇帝(嘉靖皇帝)进献“七宝美髯丹”,使纵欲过度久无子嗣的皇帝连生皇嗣;宋代怀州知州李治得到一个武官的何首乌丸,治疗了自己夏天里总是半身有汗、半身无汗的怪病。
“七宝美髯丹”跟“五子衍宗丸”一样,都是古代著名种子方。“七宝美髯丹”组方为赤何首乌、白何首乌、赤茯苓、白茯苓、牛膝、当归、枸杞子、菟丝子、补骨脂。其中茯苓分为赤、白两种,何首乌也分为赤、白两种,如果将它们分开计算的话,则是“九宝美髯丹”了。古代何首乌曾有雌雄之分,也一直有赤、白颜色之分。现代白首乌仅有少数地区习用,其植物来源不一,但均为萝藦科牛皮消属植物的块根。年版《中国药典》曾将白首乌定为戟叶牛皮消(泰山白首乌),此后各版的《中国药典》均取消了对白首乌的收载,只收载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干燥块根为法定来源。
何首乌(植物药)
01
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干燥块根。我国大部分地区,如河南、湖北、广西、广东、贵州、四川、江苏等地均有出产。秋、冬二季叶枯萎时采挖,削去两端,洗净,切厚片,干燥,称生何首乌;若以黑豆汁拌匀,蒸至内外均呈棕褐色,晒干,称为制何首乌。
02
阿珍养血口服液、益龄精口服液等。
03
苦、甘、涩,温。归肝、心、肾经。
04
截虐,解毒消痈,润肠通便(生何首乌);
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制何首乌)。
05
本品制用甘涩微温,不燥不腻,入肝、肾经。功能补肝肾,益精血,且可收敛精气,为滋补良药,尤为治须发早白、早衰之要药。常与治肝肾精血亏虚之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以及遗精、崩漏等。生用补益力弱,且无收敛之性,功能截疟,解毒消痈,润肠通便,可用治体虚久疟,痈疽瘰疬及肠燥便秘等证。
06
1.用于体虚久疟,痈疽,瘰疬,肠燥便秘。生何首乌有截疟,解毒消痈,润肠通便之效。治体虚久疟,气血耗伤者,常与人参、当归等同用;治痈疽疮疡,常与金银花、连翘等同用;治瘰疬结核,常与夏枯草、土贝母、香附等同用;治肠燥便秘,血虚津亏者,常与当归、火麻仁等同用。
2.用于血虚所致头晕目眩,心悸失眠,萎黄乏力,及肝肾精血亏虚所致的眩晕耳鸣,腰膝酸软,肢体麻木,遗精、崩漏带下,须发早白。制何首乌能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治血虚萎黄、失眠健忘等,常与熟地黄、当归、酸枣仁等同用;治肝肾精血亏虚诸证,常与当归、枸杞子、菟丝子等同用。
3.现代将制何首乌用于高血脂有肝肾精血不足表现者,有较好效果。
07
大便溏泄及湿痰较重者忌用。
往期
回顾
向上滑动阅览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1期(地黄)为什么叫它“地髓”?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2期(熟地黄)“张熟地”指的是谁?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3期(山茱萸)谁是六味地黄丸的骨鲠之臣?谁是“救脱第一要药”?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4期(吴茱萸)重阳节插茱萸,是“吴茱萸”还是“山茱萸”?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5期(山药)世间有此物,皇帝何嚣狂?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6期(牡丹皮)武则天冲冠一怒为哪般?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7期(茯苓)你会区分白茯苓、赤茯苓、茯神、茯苓皮吗?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8期(泽泻)范仲淹为什么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9期(阿胶)“阿胶止黄河之浊”啥意思?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10期(黄芪)没有它,不信中医的胡适几乎坐以待毙!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11期(党参)它原来是人参吗?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12期(明党参)“留得青山在”,它已是濒危物种!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13期(人参)俗如棒槌,雅如状元,人参“何求”?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14期(丹参)三伏天穿棉大衣的人有救吗?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15期(苦参)比哑巴更说不出的味道!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16期(当归)“文无”之名何解?忠孝不能两全!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17期(白术)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18期(牛黄)扁鹊无心插柳,妙手回春!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19期(水牛角)慈禧太后的“洗脚水”能治病?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20期(麝香)环肥燕瘦,倾城倾国!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21期(珍珠)云散风流岁月迁,君恩曾不减当年!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22期(朱砂)谁排《神农本草经》第一位?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23期(雄黄)为什么“信口雌黄”不作“信口雄黄”?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24期(栀子)与我同心栀子,报君百结丁香!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25期(郁金)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国家药典是谁?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26期(冰片)天长地久有时尽,唯将旧物表深情!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27期(鸡血藤)汁如鸡血,殊胜无比的“空行母”!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28期(紫河车)阴阳之交,乾坤之始,胎兆而乘载于万里天河!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29期(骨碎补)治疗牙齿松动,缺不了这味中药!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30期(漏芦)松花江畔紫花生,青囊未传自有传!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31期(五味子)实至名归的五脏调养佳品!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32期(牛膝)走而不守,以通为补,引血下行!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33期(肉桂)西施喑哑难成曲,肉桂奏功只为寒!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34期(龙眼肉)龙眼无罪,怀璧其罪!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35期(大枣)鲁迅说“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36期(酸枣仁)归脾丸、柏子养心丸、天王补心丸的异同!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37期(菊花)待到秋来九月八,满城尽带黄金甲!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38期(野菊花)野菊花是野生的菊花吗?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39期(白芍)你抓住过春天的尾巴吗?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40期(蒺藜)千万注意:蒺藜不是沙苑子!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41期(石决明)鲍鱼“无罪”,“怀璧”也“无罪”!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42期(赤石脂)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43期(枫香脂)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44期(五灵脂)周星驰的“含笑半步颠”灵感从哪里来?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45期(乌鸡)妇科三大圣药是什么?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46期(鳖甲)“霸王别姬”是什么名菜?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47期(牡蛎)莎士比亚和莫泊桑都说它了!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48期(桑螵蛸)为什么他是“非演唱界”的“刀螂”?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49期(地龙)上食埃土,下饮黄泉,蚯蚓用心一也!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50期(香附)曹丕向孙权索取“雀头香”的秘密!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51期(附子)西汉的霍光有什么心病?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52期(黄柏)青灯黄卷,古代书生读书苦得像什么?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53期(知母)你家门口随处可见的药材,你认识吗?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54期(黄连)你知道“哑巴吃黄连”的典故来源吗?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55期(黄芩)为何李时珍不考举人了?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56期(沙苑子)金锁固精丸怎么配伍其他补肾药?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57期(莲须)中医四小经典是什么?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58期(莲子)与莲同在,金刚不坏!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59期(木香)谁能“理”隋炀帝千古“怨气”?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60期(远志)为什么东晋谢安能够打赢淝水之战?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61期(龙骨)殷商甲骨文发现的意义有多大,值得您了解!!!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62期(龟甲)龟甲与鳖甲有何不同作用?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63期(杜仲)为什么它是植物活化石、濒危物种?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64期(续断)为什么叫它“还魂丹”?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65期(琥珀)且留琥珀枕,或有梦来时!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66期(艾叶)七年之病,必求三年之艾!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67期(没药)送给耶稣的礼物!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68期(乳香)她为何让上帝流泪?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69期(延胡索)不会成瘾的天然镇痛药!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70期(红花)红花颜色掩千花,任是猩猩血未加!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71期(西红花)“红色黄金”一克值多少钱?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72期(鸡冠花)难道它就是“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这个花吗?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73期(秦艽)天下纷扰,何得康宁?赳赳老秦,谁与争锋!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74期(砂仁)《红楼梦》里尤二姐、贾蓉抢什么零食?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75期(沉香)国破家亡的帝王之谶,化作一缕传世药香!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76期(柴胡)林黛玉服用黑悠闲散的秘密!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77期(银柴胡)靠打官司为银柴胡正名的故事!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78期(桑葚)“红得发紫”的桑葚有何妙用,你懂的!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79期(枸杞子)陶弘景名言:去家千里,勿食枸杞!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80期(麦芽)山楂、神曲、麦芽三大消食药的区别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81期(陈皮)杏林三月茂,橘井四时春!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82期(蜂蜜)袁术、梁武帝临死求蜜不得的原因:生不逢时!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83期(甘草)“山中宰相”陶弘景为甘草取名“国老”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84期(生姜)为什么“早上吃姜,胜过参汤”“冬吃萝卜夏吃姜”是早上与夏天吃姜?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85期(薄荷)上清丸与黄连上清丸有何区别?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86期(川芎)为何既治头痛,又治妇科痛经?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87期(芡实)金锁固精丸中的芡实,苏东坡为什么嗜食如命?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88期(天冬)李自成、张献忠食色人生的一瞬!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89期(肉苁蓉)历史变迁中,一个传方的前世今生!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90期(阳起石)待到雪消阳起时,门外户悬白头翁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91期(菟丝子)与君为新婚,菟丝附女萝!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92期(淫羊藿)若非子厚儿女奔,焉有淫羊冠灵脾!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93期(韭菜子)为什么帝王祭祀非用韭菜不可?
相关资讯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eshouwua.com/hswsf/10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