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气短,失眠多梦,头昏头晕,四肢乏力,食欲不振,在中医看来,主要是心脾两虚导致的。
心脾两虚临床表现
脾胃为后天之本,犹如我们的田地,没有了田地,就没有了食物的来源,人们就会受饥饿,所以,人体的脾胃虚,气血的来源就会不足,就会表现为气虚,气短乏力等症状,吃下食物,也会消化不掉,就表现为食欲不振!
心为君主,主宰神明,主人身一身气血,脾胃虚到一定程度,必然会累及心脏供血功能下降,就会表现心慌心悸,血藏神,心血虚,则神明外驰,意淫于外,心神不交,则阳气外张,阳不入阴,就会导致失眠多梦,神疲乏力!
心脾两虚证
心脾两虚证是因为饮食不节,劳倦伤脾,或思虑劳心过度暗耗阴血,以及其他原因而导致的心血不足、脾气虚弱所表现的症候。
此型是亚健康状态最常见的类型,在亚健康状态,常见于操劳过度,思虑过度的人群。
症状表现为:心悸胸闷、失眠多梦、头晕头昏健忘、面色无华、气短乏力、自汗、食欲不振、脘腹胀满、便溏、月经量少色淡或淋漓不尽等。舌淡,脉细弱。
因心而影响脾的,以心悸胸闷,失眠多梦,眩晕健忘等心经症状为主。
因脾而影响心的,则以食欲不振,腹胀便溏,面色萎黄,耐力下降等脾虚症状为主。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主统血,心主血,两者在生理病理上均有联系。若脾气虚弱则生血不足,统摄无权则血液流失,血虚则无以化气而气更虚,两者可互相影响。
本证以心血虚、脾气虚为特征。心血虚,心失所养,则心悸胸闷;心神不宁,则失眠多梦;
气血两虚不能上荣于头目,则头晕头昏健忘;
调理原则:补脾养心,补气养血。
01
生活起居应注意,保持心情舒畅,保证充足睡眠。
02
情志调摄要注意,劳逸适度,避免劳思损伤心脾。
03
经常进行体育健身活动。可以保持机体的功能状态和减缓功能状态的衰退,减少疾病的发生,改善生理功能。可选用比较柔缓的运动,如气功、太极剑、八段锦、散步等。
04
清淡饮食,少食油膩、生冷或辛辣食物。
05
中医药调治:制何首乌+桂圆
桂圆:桂圆又称龙眼,龙眼肉富含丰富的蛋白质、葡萄糖、碳水化合物以及维生素,营养价值极高。
甘,温。归心、脾经。
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用于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虚萎黄。
龙眼肉是补益的常用药,《神农本草经》载:“龙眼,味甘,平。主治五脏邪气,安志,厌食。久服强魂,聪明,轻身,不老,通神明。”就是说,龙眼肉主治五脏邪气,能使志(智)安定。可治不思饮食症。长期服用能使魂旺盛,听力灵敏,眼视物明亮,身体轻便灵巧而不易衰老,像神灵一样通晓明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