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何首乌 > 何首乌种子 > 正文 > 正文

课本里的非遗灵药仙草ldquo人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8/23 16:37:54
手指白癜风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121352.html}
医院订阅哦!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摘自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九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幼年的鲁迅弄坏了泥墙,到底也没能找到人形何首乌。人形何首乌真的存在吗?不曾见过何首乌的我,从此对于“人形何首乌”的传说故事颇感兴趣。

固定布局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鲁迅幼时听闻的传说版本大概来源于明谢肇淛的《五杂俎》,其中讲说“何首乌,五十年大如拳,服一年则须发黑,百年大如碗,服一年则颜色悦;百五十年大如盆,服一年则齿更生;二百年大如斗,服一年则貌如童子,走及牛马;三百年大如三斗拷栳,其中有鸟兽山岳形状,久服则成地仙矣。”(《五杂俎》卷十一·物部三)但是按照宋元时代马端临《文献通考》的说法,何首乌的传说最早见于唐《李翱集》,此后的故事皆为“后人增广之耳”。(《文献通考》卷二百十八·经籍考四十五)

固定布局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何首乌的传说

相传何首乌是顺州南河县人。祖父名叫“能嗣”,父亲名叫“延秀”。能嗣原名叫“田儿”,体弱多病,年58岁,没有妻子儿女。因为常常羡慕想要拥有仙家道术,便拜道士为师,并随师父居住在深山老林之中。有一天夜间,何田儿酒醉后睡在野外,朦胧中看见“有藤二株,相去三尺余,苗蔓相交,久而方解,解了又交”,田儿见此情状,非常惊异,次日早晨,就将藤连根掘回。然而遍问众人,没有一个人能够认得这是什么植物。后来有位老人经过,田儿将藤出示询问,老人回答道:“你既然年老无子,这两藤又实在奇异,这恐怕是天赐的神药吧,你何不服用试试看呢?”田儿于是把根捣成细末,每天早晨空腹用酒送服一钱。

连续服用几个月后,感到身体强健,因此常服不断,又加大到每天服用二钱。一年后,身体原来的疾病都好了,原已花白的头发变得乌黑发亮,原来苍老的容颜也变得光彩焕发。何田儿此后娶妻生子,并改名“能嗣”。能嗣的儿子延秀也服用这个药,父子二人都活了一百六十多岁。后来延秀也生了一个儿子,叫“首乌”,同样活了一百三十多岁,虽然是百岁老人,头发却乌黑如漆。当时有一个叫李安期的人,和何首乌的同乡是好朋友,偷偷打听到这个秘方,服用之后亦成了一个老寿星。何首乌的事情从此流传开来。这便是何首乌传说的最早样貌,以此故事作为雏形,又衍生出种种故事。(《宋史》志第一百六十艺文六李翱《何首乌传》)

神仙之药:何首乌

在传说中,何首乌是“神仙之药”,既可治愈旧疾,使身体强健,又能够延年益寿,发乌容少。实际上何首乌作为中药,也确实极为珍贵。何首乌分布于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华东、华中、华南、四川、云南及贵州等地。蔓紫,花黄白,叶如薯蓣而不光。生必相对,根大如拳,有赤白二种,赤者雄,白者雌。春夏采。临用之以苦竹刀切,米泔浸经宿,曝干。木杵臼捣之。忌铁。(《证类本草》卷十一)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对此有所记载:“何首乌释名交藤、夜合、地精、陈知白、马肝厂、桃柳藤……气味(根)苦、涩、微温、无毒。主治骨软风疾、皮里作痛、自汗不止、破伤血出……”

何首乌入药,因症状的不同,用药的炮制方法也有所不同。以大风疠疾为例,须用何首乌(以大而有花纹者为好)一斤,泡淘米水中七天,反复蒸、晒数次,加胡麻四两,再蒸再晒,研为末,每服二钱,酒送下,一天服二次。(《本草纲目·草部下》)这里的数次蒸晒其实是常用的中药炮制技术“九蒸九晒”的九制之法。何首乌有生熟之分,生何首乌就是何首乌挖出来以后晒干直接入药,熟何首乌就是用“九制”的重要炮制技术对生何首乌进行炮制,炮制后其性变温,应用也更为广泛。

九蒸九曝,捣罗为末

中药炮制法起始于唐代《仙授理伤续断秘方》:“黑豆同蒸熟”;从宋代开始何首乌便是九蒸九制,宋《平静圣惠方》载:“九蒸九曝,捣罗为末”。年5月,中药炮制技术更被列入第一批传统医药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按照古法炮制何首乌时,需要将何首乌切片,晒干,浸入黑豆汁、黄酒液内,待充分吸收后捞起,放入蒸笼内,中央留孔加盖,隔水蒸四个小时,之后再熄火焖八个小时,最后隔天晒干。第二天重复浸入黑豆汁酒液内润透,再蒸再晒,如此使内外都呈黑褐色,取出,晒或晾至外干内润即成。

加辅料黄酒、黑豆拌入药材,九蒸九晒蒸制,可以使药材乌黑发亮,内外棕黑色,补益作用增强,降低毒性。然而,当代药厂很少再用如此麻烦的炮制方法。近年来国外报道何首乌有肝损伤性,据研究,原因是炮制不力引起的,所以九蒸九晒的不用无疑是中药炮制学研究中的一大遗憾。因为何首乌和黑豆汁的九次蒸煮,能够运用黑豆的丰富蛋白质有效吸附掉何首乌的毒性,如果我们按照古法炮制,想必会降低一些何首乌入药的副作用吧。

华夏中土固有“不死草”信奉,传说中人参、灵芝、何首乌都是这样的“灵药”,其实所谓的“仙草”何首乌也只是一味普通的中药而已。“是药三分毒”,不可强行服用。清吴炽昌《客窗闲话》续集中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说张氏姑妇月夜中常听到幼孩追逐,原来是不满一尺的男女两个裸孩,懂医者说这“必灵药所变”,婆媳捕捉到两个孩子状木雕,煮后分食,全身肿胀。医者告知何首乌要九蒸九晒,禁触铁器,服药七天后才肿消人醒。可见即使是“仙草”,不懂药性的误食,也难免有些副作用。

说来“人形何首乌”真的存在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清郭柏苍所撰的《闽产录异》里便详细记录了当地人如何制造人形假首乌的情形:先用石盒内刻人形,然后把山药的根茎夹入盒中,过一二年,山药根茎长满盒中,于是又将山药移到何首乌旁栽种,把首乌藤嫁接到山药藤上。这样,“人形首乌”也便茎叶毕具,可以乱真了。幼年的鲁迅没有听过这个故事,一株一株的拔起何首乌,结果也没有看到一株根像人样。时光荏苒,当年的孩童已经长大,种着何首乌的百草园也早已易主。弄坏的泥墙下,不止“人形何首乌”,就连普通的何首乌藤也寻不到了。余下的只有因着延年益寿的美好愿望,流传至今的何首乌传说。

参考文献

[1]梁鹂,郑金生,赵中振.何首乌考辨[J].中国中药杂志,.

[2]顾蘅,张毅.何首乌炮制方法古今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

[3]赵玉姣,彭华胜.历代本草何首乌图考及其“辨状论质”观[J].中国中药杂志,出版年缺失,卷缺失(期缺失):1-12.

[4]王立,铁志怡.古代仙草叙事的生命意识及生态伦理意蕴[J].阅江学刊,.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eshouwua.com/hswzz/58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何首乌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