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粉是很多中老年人选择用来保健的一种中药材,很多中医都吃: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樊正伦老师、北京中医药大学的陈淑长教授,都选择提倡按照保健量吃,三七粉也不是神药,不能一次搞定,但是长期吃就有用。
如果您是已经开始服用三七粉的朋友也可以看看本文,对照一下自己服用的情况,做适当的调整:
服用时间早上服用
早上起来服用三七粉3克左右,用温开水送服。可以增强免疫力、抗衰老等功能。
晚上服用
服用三七粉最好在饭前服用,有助于改善睡眠。如果在饭后服用请少量,最好不超过3克,晚上过量服用,有兴奋作用。最好不要在睡前服用三七粉,因为服用三七粉容易口渴。
空腹服用还是饭后服用
空腹服用是为了使药物较快进入肠道,有利于肠道吸收,减少食物对其生物利用度的不良影响。
胃不好的饭后服用
将三七粉安排在进餐后30分钟左右服药,以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和利用。
三七粉生打熟补怎么吃?生吃每天3~5克,温水或者牛奶分两次送服,一次2到3克较为合适。一般的吃法都是生三七粉吃,下面提供的配方没有特别的注明就是生三七粉。
针对
跌打瘀血、外伤出血、产后血晕、吐血、衄血等血症。并可防治冠心病、高血脂、高血压等。
熟吃直接用开水冲服。或是将三七粉炒熟服用。炖鸡或者炖排骨,鸡或者排骨熟后,加入10-20克三七粉或者三七头,炖10分钟即可。这个主要是做菜吃,炒熟的三七粉很少用来泡水吃。
针对
补血、活血、用于身体虚弱、食欲不振、神经衰弱、过度疲劳、失血、贫血等。
三七粉吃法由云南中医学院提供以下基本配方,大家可以放心参照学习:
1
中老年人气血虚弱
包括贫血,面色苍白,头晕眼花,四肢乏力,动则气促,食欲不振,血象下降(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数值下降)等,可服用三七及相关制品,如三七粉、三七汽锅鸡、三七粉蒸肉饼、三七总甙冲剂等,能使精神健旺,血象回升。
2
中老年人神经衰弱
失眠多梦,食少乏力,精神不振,有增加睡眠,振奋精神,增进食欲之功。
可于每日临睡前开水吞服生三七粉2克,或服三七总甙冲剂。
3
冠心病或有冠心病倾向
有胸闷、胸痛、心悸等症,可每日早晚吞服三七粉2次,每次1~2克。或配丹参,等分为末,每次吞服2~3克。也可服复方丹参片。
三七具有活血化瘀而不伤正,补益强壮而不壅滞的优点,既改善了冠状动脉的血液运行,又可补益正气,增强战胜疾病的能力。
4
血脂(胆固醇)过高
肥胖超重,可每日吞服三七粉2~3克,连服1周,休息1周。也可配制何首乌、黑芝麻、泽泻等分为末,每日服5克,分早晚2次服。
既可降血脂,降胆固醇,防治动脉硬化,又可防治须发早白。这一作用可能与三七促进人体物质代谢的作用有关。
5
治疗跌打损伤,瘀滞肿痛
外伤跌打骨折常有出血、瘀血、皮下青紫、局部肿胀、疼痛等症状。
一般外伤后(如跌打损伤,骨折)应吞服生三七粉,每次2克,日2次,连服5~7天,可收血止、瘀消、肿消、痛止之功。
6
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慢性胃炎出血倾向
可单吞生三七粉2克,日2次,连服10天。也可配白及、黄芪、黄连等分为末,每服4克,日服2次。有促进止血、使溃疡病灶愈合、止痛等作用。
◆◆◆◆◆
医院黄氏筋伤针法研究室
脊椎病治疗研究室
芒针疗法研究室
门诊时间
每周一二四五日全天。
芒针的临床应用芒针具有疏通经络、调节人体脏腑气血的功能,可用于治疗毫针所适宜的多种疾病,尤其对一些需要刺激较强的病症具有显著疗效。
(一)软组织、骨关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颈性失眠頚性高血压颈性眩晕颈椎心律不齐)肩周炎、肌肉筋膜炎、骨性关节炎、颈椎病、梨状肌综合征、急性腰扭伤、腰椎管狭窄、腰肌劳损、坐骨结节滑囊炎、肋软骨炎
(二)泌尿生殖系统
前列腺疾病、尿潴留、阳痿、尿失禁、输尿管结石、遗尿
(三)神经系统
中风及其后遗症、三叉神经痛、股外侧皮神经炎、坐骨神经痛、假性球麻痹、失眠
(四)消化系统
胃下垂、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便秘、胆绞痛、溃疡性结肠炎
(六)妇科疾病症
闭经痛经月经不调子宫脱垂、卵巢囊肿、慢性盆腔炎、遗尿、外阴瘙痒症
(七)头面五官科病症
偏头痛面瘫耳鸣耳聋鼻炎视神经萎缩
黄氏筋伤针法芒针疗法的强刺激正符合了筋伤症顽固的特点,较普通针法酸胀,针感也会持续2-3天才消失,但带来后续作用很长(患者终止治疗后当初针刺的作用还一直持续多月),故相邻两次治疗的间隔也可拉长,普通针灸一般每天或隔天一次,而黄氏筋伤针法只需每周治疗一次,4次一疗程,在巩固期也可两周甚至每月一次。
在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人们过着面对电脑办公的上班环境,低头、久坐、少运动以及空调带来的寒气入侵,颈肩腰腿痛已成了多数人无法避免的“职业病”,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随之下降。黄氏筋伤针法的出现,为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总结其优点即:见效快、治疗耗时短但效果持续久。它大大方便了上班一族和远处过来就医的患者,节省了广大患者宝贵的时间.
***************************************************************
在行医中修行
在修行中行医
49
长按扫码可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eshouwua.com/hswjl/5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