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说:为了生活,我们需要说谎。
老公对着镜子问:我最近用的这个何首乌洗发水还不错吧,是不是头发比以前黑多了。我心不在焉地回答说:嗯,好像是黑了!
走进办公大楼碰见物业经理,他说:最近又瘦了!我点点头,附和到:锻炼的结果。一天睁眼什么也还没做,就已经撒谎两次了!
这种情况可能人人都会遇到,为了生活,有些谎言我们只能说。当然,有些会造成代价的谎言,不是今天讨论的范围。
合适的谎言既能不给个人招来麻烦,还可减少不必要的冲突,没准还能创造有利价值,这种谎言对哪一方来说都是好事。
人际关系交往中,说点违心的话并不会伤害对方,更为重要的,它还能起到某种润滑作用,缓冲真相对人的生硬打击。
恭维、客套、回避都是一种礼节上的说谎,即便夫妻、父母、亲朋之间这样的弹性说法方式也不可避免的会用到。
这种礼节性的说法,的确还是说谎,无论我用什么样的表述方式都不可改变其实质。但从说谎的性质而言,如我上述所提,有些谎言会伤害到别人的利益,那么说谎的人就要掂量后果而为之。
而我今天所说的说谎,并不涉及利益关系。充其量算个人修为非常圆滑,再换个通俗说法,懒得正经去解释,还不如顺着对方的想法回应更便捷。
这个便捷的受益者是我,但对方也的确收到了他想要的答案,所以是皆大欢喜。我们并不会因此而损失任何利益,所以这样的谎言是生活中的常态。
正如尼采所言,生活所迫,为了和谐需要违背内心真实的想法,换一个说法呈现给听话的人,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总理最近在考察地方时说: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是中国的生机。
你仔细品这句话,地摊经济是中国的生机,那些国企央企算什么呢?上市公司又摆在何处呢?我认为这句话本身有它不完全真实的部分。
换句话说,血淋淋的现实不能在官方表达中出现,那么总理需要换一种更有“生机”的说法,让地方官明白,保就业、保民生,不能只靠中央,老百姓自身也得想办法。
前提是,地方政府要创造条件,让他们走街串巷,做小买卖,恢复摆摊设店的时代。
北京自年以来拆掉很多商店,主要是违章建筑或无证照摊贩,现在总理一席话,又要退回到疫情之前的某个阶段,这算什么?
简单直白来说,就是经济形势很糟糕,失业人数剧烈攀升,能创造条件的就让老百姓自谋出路,地方政策让路。
不具备条件的,就等着失业人口不断加大,最终中央出手援助呗。好在总理出手,即便是不那么真实,也会拉高意想不到的关联企业。
比如五菱汽车股价连续走高,原因很简单,小商小贩就靠面包车拉货,推高地摊经济,可不就是与其相关。
生活中既要有烟火气,也少不得谎言。